儿歌,就诗歌而论,只是牙牙学语。“吹南风,吹北风,哦嗬!”这是对着风儿唱;“雁鹅,雁鹅,扯呵!扯呵!”这是对着南归的雁群唱;儿歌,是不拘音律文采的,不受逻辑思维所约束,它代表的是童心,体现的是童趣。且听,昔日长塘的儿歌:
艳山红,朵朵红,哥哥骑马我骑龙。哥哥骑的是赶山狗,我骑的是过山龙。
这是春暖花开时,孩童上山去摘艳山红,边摘边唱的歌,充满山野情趣。
扇子扇凉风,骑马过江东;江东来问我,我是李相公。
多写在油纸扇的竹片上,边扇风纳凉,边摇头念着,顿感凉意徐来。
落大雨,涨大水,对门姐姐没米煮,磨快尖刀杀野猪。
每当下大雨,我们必站在大门口对着天空大声喊叫,雨下得更欢,喊叫声便更响。
蚂蚁子,报信!鸡公鸡妇回来、划算(商量),这头吃酒,那头吃肉。
看蚂蚁子搬家,这是儿时最感兴趣的事,见蚂蚁行色匆匆,反复唱着,竟流连忘返,废寝忘食。
亮光豆豆,尾巴翘翘,你下来,我拿盐你吃,你吃咸啦,我拿茶你吃。
每当秋夜,满庭飞萤时,我们追着、扑着、唱着、当时默想:萤火虫怎么爱吃盐呢?
个咯各果,梦文哥哥,麦子黄哩,还不来接我。
这是依照布谷鸟的叫声而唱的儿歌,第一句仿原音,第二句为变音,第三第四句仍按鸣叫声的节拍而唱,将布谷鸟催耕催种,演变为少女怀春,具有另一番诗味。
老鸦子,叫四方,三两胡椒四两姜,炒得你老鸦子喷喷香。
民间认为老鸦主凶,孩童一听乌鸦聒叫,便追随声音而大喊大叫,这实为骂乌鸦的一首儿歌。
麻跳子麻,娘烧火,崽绩麻,爹爹从兰田带个信回来,叫你莫打“晚女最”,“晚女最”是朵眼前花。打担叶子粑,散个满天花。还有门背后一个老母亲没散到,拿个破竹箩拍一拍,拍击两个叶子粑,狗公含一个,猫翁含一个。哦嗬!哦嗬!
此是闲时在屋里唱的,五姐常将此歌唱给儿孙们听,唱到最后两句“哦嗬!哦嗬!”总会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背后山里么子叫?“光翁光”叫。“光翁光”为么子叫?“光翁光”有八只脚。何理螃蟹有八只脚不叫?螃蟹在水里。何理麻蝈在水里又叫?麻蝈有个大口。何理“花贡”(虾子)有口又不叫?“花贡”嘴上有胡子。何理猫翁嘴上有胡子又叫?猫翁有两只大眼。何理麻筛米筛有果多眼又不叫?麻筛米筛是竹子做的。何理笛子是竹子做的又会叫?……
此一问一答的儿歌,既可一问一答,亦可两人对唱,没有固定歌词,可以任意发挥,越长越好。
大妹再(仔),细妹再(仔),凤凰台下洗韭菜,媒人来哩!躲到花屋背对(后),花屋倒哩!压死细妹再。金打底,银打盖,好生埋了细妹再。
这是一首反映封建包办婚姻的儿歌,是有点意义的。
作者简介:李敦蒨,现年83岁,新化大同镇长塘村(今属新邵)人,著有《追思流年》等。其父李景侨(1887-1936),字抱一,民国期间著名报人,湖南《大公报》总编,有《抱一遗著》。
{#commenttime}
{#commentuser}[{#commentip}]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