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向明 王仁寿)在有关文献中,说毛泽东以作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四师的,但毛自己没有讲。
9月2日的湖南日报,在刊载的文章中说:毛泽东的文章引起了校长陈润霖的关注,毛泽东的同学贺果的回忆录中有记载:
毛泽东初识陈润霖
贺果在报到的当天,就和毛泽东认识了,因为两人被安排在湖南四师的同一间宿舍,而且做了“铺邻”。
两人正在互相了解之际,一位中年人走进了宿舍,笑着对毛泽东和贺果说道:“毛泽东同学,贺果同学,你们俩谈得好热闹呀!”
贺果吃惊不已,问道:“请问这位先生,您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呀?”中年人笑着答道:“你们报考四师不是交了照片么?”一位比毛泽东、贺果先报到的同学指着中年人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四师的校长陈润霖先生!”
毛泽东和贺果立刻站起身来,向陈先生深深一鞠躬。
毛泽东说:“陈先生,我们在社会上就听说您啦……今天能见到您,我们真高兴!”
“往后,”陈润霖拍了拍毛泽东的肩儿,“我们就在一块学习啦!你们两位入学的语文试卷我都看了。毛泽东同学,你写得一手好文章啊!”
毛泽东谦和地一笑:说:“什么好文章啊?那是初出茅庐的涂鸦。”
湖南日报在文章中说:“这是毛泽东初识陈润霖。以后,师生俩关系密切,毛泽东早期人生之路、革命之路都伴有陈润霖的影子。”
湖南一师相对于四师,历史久远师资宏厚,设施完善,名气更大,当时有着湖南“第二学府”的美誉。毛泽东在“人才摇篮”里,可谓得春风雨露。如果说,一师为成就中国革命舵手毛泽东居功至伟的话,那么,四师搭好毛泽东“跳”进一师台阶是历史关键节点。
“陈润霖影响毛泽东的思想,是很大的。”杨德湘先生认为。
毛泽东称陈润霖为“东方的曙光”
1913年初,湖南省府决定创办第四师范,派陈润霖为校长。
在文献家杨德湘先生收藏的资料中,记者看到:
陈润霖,今新化县城关镇人。字夙荒,1879年生,早年潜心经世之学,选送日本东京洪文学院攻读师范科。
1906年归国,他创立的长沙楚怡小学校,仅有学生7人,后增至数百人。辛亥革命后,出任湖南教育司司长,数月后引退。不久创办第四师范,与第一师范合并后,他于1914年又创办楚怡工业学校,开湘省私办工业学校的先河。
1918年,当选湖南省教育会会长,他延请何叔衡在楚怡任教,并热情支持毛泽东、何叔衡等所进行的革命活动。
陈润霖以教育救国为职志。鲁涤平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时,邀他任教育厅厅长,仍坚辞不就。他将心血倾注于楚怡三校一园,学生最多时年达2000人,毕业生总数逾万。
“1938年(民国27年),日军侵逼长沙。楚怡幼稚园、中学被迫停办,小学迁湘潭炭塘子,工校迁新化县游家镇的白沙洲上。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已67岁,返长沙谋划复校,1946年(民国35年)赴故乡新化,筹划搬迁事宜,行至新化的筱溪,病发逝世。……朱镕基同志也在新化读过书的。”杨老讲。
1956年,湖南一师举行纪念陈润霖逝世10周年座谈会,毛泽东同志为自己的尊敬的校长题词:
“纪念陈校长夙荒先生——东方的曙光,空谷的足音。受业毛泽东。”
附:本人参考了湖南日报的资料,感谢记者文热心。
{#commenttime}
{#commentuser}[{#commentip}]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