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曾俊甫提供)《夜谈追录》二卷,李洽撰,光绪六年(1880)家刊本。前有同治元年(1862)六月郭嵩焘序、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自序、后有光绪六年(1880)郭嵩焘跋。李洽(1826-1872),字舜卿,湖南新化人。从邑先辈欧阳涧东(辂)游,撰有《涧东诗钞注要》十六卷,自著有《舜卿诗钞》。《宝庆府志》又著录其《课诗追录》一卷。此书为闻欧阳氏论诗之记录,并载其故簏中所存欧阳涧东书信往来论诗之语及少作不存集者若干。郭序云:“新化欧阳涧东先生以诗名天下,其论诗尤精。邓丈南村、左舍人仲基数称述之,李君舜卿述其语加详。与先生论诗有所会悟,辄笔存之。总若干条,命曰夜谈追录。”卷末一条署道光癸卯秋,则书成于道光二十三(1843)秋也。书中录欧阳涧东所评议同时诗家,涉及程恩泽、乐钧、张蓉裳、邓显鹤、魏源等名流。欧阳氏论诗折衷于格调之说,而反对掉书袋。卷二载其复左仲基书,云:“诗固当论格调,而尤以意与气为主,意多则耐人咀嚼,气盛则足以相举,固由多读书来。然得其味而已,非必舍己而徒求之摭拾也。”故不满于朱彝尊、厉鹗之“披搜隐僻书语,涂泽满纸”。又尝言诗中疵病须得友人讥弹,故己亦好驳议及摘人瑕疵,再三列举杜甫诗中拙篇累句,又谓吴嵩梁五七古长篇往往前后作两截,中间脉缕不甚细贯。郭嵩焘称“先生于诗穷极幽微,偶有论断,必求通古人之辞而达之以意,证之以理,校其得失,析其毫厘,多人所未发者”,诚是矣。然笑李贺“羲和敲日玻璃声”之句,谓“日安能敲而有声邪?未免过于无理”,则失之固矣。据郭嵩焘跋,此书成而作者卒,八年后其子始刊之。书目有著录道光二十二刊本者,盖据自序年月而致误也。
上面这一段文字录自中华书局2007年1月所出版的蒋寅《清诗话考》第533页,是专门论述《夜谈追录》一书的。其中值得商榷的是诗话作者李洽的生卒年月,古人算年纪,是按虚岁算,如郭嵩焘谓李洽比自己小八岁,郭氏生于1818年,按此推算,李洽应该是生于1825年,这个从郭氏的跋文中“距序是书时又十九年”的文字可以得出结论。至于李洽的卒年,郭氏的前序尝谓:“卒后八年,其子长檀与其犹子长蕃卒成其志刊行之,而属余序其略。”郭作序是在“壬戌夏六月”,即1862年,则其卒年当在1855年。同治《新化县志》谓:“弟浚亦能文,弱冠中道光甲辰副榜,伯仲联镳,时有两到之称,均早卒”,李洽卒年三十一岁,算得上是早卒。另外,关于他的著述,据道光《宝庆府志》、同治《新化县志》及郭嵩焘所载,计有《舜卿诗草》二卷、《捣尘集词钞》一卷、《梨云山房词余》一卷、《涧东诗钞注要》十六卷、《夜谈追录》二卷、《都城杂志》一书。存世的只有《夜谈追录》二卷及《捣尘集词钞》二十余首,另有几篇诗文,其它均已遗佚。以前我曾辑录过一册《李舜卿集》,将其诗文及相关资料网罗颇多,可从新浪下载,网址为: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703204.html。顺便附录一段从同治县志中摘录出来的传记,以享大家。
{#commenttime}
{#commentuser}[{#commentip}]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