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印象》文化访谈 <一>
时间:2010年11月16日下午3:00-6:50
主办:《新化印象》编辑部
地点:天颂茶缘
主持:游泳 黎明明
出席嘉宾:曾晨辉 陈中林 黄定福 何爱平 曾颂丰 曾浩明 刘志兰
黎明明:今天,我们在天颂茶缘蚩尤古寨包厢,欢聚一堂,庆贺《新化印象》文化访谈正式开播,我们旨在邀请文化界及各行各业知名人士对某一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各位嘉宾汇聚一堂,希望采用传统的访谈形式,对话题内容依次展开,层层剥笋,最后让大家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由于是第一期,也没定什么主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各位都是文化领域和商业行业的精英,对各自的领域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在这方面大家能谈什么就谈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刘志兰:先不说别的,就说《新化印象》。《新化印象》这本杂志,现在已经开办了6期,她的成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先来谈一下如何把这本杂志做得更好。我先说栏目的设置,新化纪实和新化追踪基本上差不多,都是一个方向的东西,追踪就是纪实,纪实就是追踪。两者可以合并,所谓追踪就是对各事件的起源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报道,也并不一定要在本期有一个结果,可以留下悬念,下期继续追踪,让大家也想在下期继续关注。但追踪一定要找那些并不是所有人知道的事,一定要有内幕披露。个个都知道的事,这样的事没多大追踪价值。要找就找找一些比较热点的、但大家了解不太全面、街头巷尾到处议论的事情,把事件比较全面地告诉大家,让大家明白真相,这样才能让大家感兴趣。新化人杰报道那些已有定论的人和事,比如中林兄挖掘的那些历史人物就很适合这栏目,这些人物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并且后世对他们已经都有了一定的评价。新化搞史志研究的除了中林兄外,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那些人,你们也可以打电话或亲自登门拜访,让他们也知道新化有这么一本宣传梅山文化的《新化印象》。引起大家的重视,《新化印象》也并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这样影响更加大。杂志的胸怀越博大,这样就越受欢迎。
陈中林:志兰兄,晨辉兄,我有个建议,由两位组织,把范围扩大,发动其他作家多写文章,多写有关新化方面的东西,这样也可以为《新化印象》多组织一些稿件。对杂志的可持续性发展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现在新化梅山文化研究走入了一个怪圈,使得梅山文化也慢慢地走入了巫文化鬼文化的误区,只研究一些水上面的东西,对一些实在的东西又不去研究,如邓显鹤故居,在一片保护声中倒下了,好多的民间文化,都没得到很好的保护。
刘志兰:搞文化本身是一件好玩的事,既然大家在帮忙,那么就组稿方面有方向有分工是最好的。像中林兄,人杰、历史之类的归你组稿是最好的,你接触的都是深层次的东西,经过你的归纳和整理,就会让大家发现梅山文化内涵到底有些什么,人物绝对与文化有关,文化是现象,以文化为底蕴的一系列举止,形成了一个人物。你做的梅山文化的人物,才是真正的梅山文化。
曾晨辉:中林,你做的是最有意义的事,这是为新化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我和你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我和你哥哥是同学,对你了解比较深,你在梅山文化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见解。
刘志兰:像这次你们搞的这个《新化县城区防空警报胜利试鸣》报道,这蛮有意义,那天响防空警报的时候,好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国防意识太差,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可以在这方面深入报道一下。
陈中林:在这篇报道后面,即可以插入当时挖防空洞及新化防空洞的分布情况,这些上个世纪留下来的东西,也有人非常感兴趣的,像我们这一代人,对这个相当熟悉,我们小时候都在里面捉过迷藏。后一代的人对此就不太了解了,现在好多的防空洞由于建房等原因,好些都无踪影了,可以对这方面搞一个深入追踪。有关新化防空洞的文章,就归晨辉兄来写。以后只要有事件发生,可以马上联想到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把两者关联起来,进行深入探讨,就是一篇很好的追踪报道。
游泳:防空洞我们小时候也都玩过,但她的建设我们这一代的人就不清楚了,我只记得新化城区大建防空洞的时期是1969年的冬天,那个时候我还没生,只听说那一年发生了好多的事:如知青下放、440电厂兴建、县氮肥厂投产、向湘阴杨林寨移民、建防空洞等。当时建防空洞就是为军事方面着想的,关于军事这一块,我也有个想法,也希望在下一期内容中加入军事方面的介绍,毕竟这个受众群体也比较广大,不知各位看法如何?
刘志兰:军事方面的也可以搞一点,让大家多多了解一些国防知识以及世界军事动态、各类名枪、各种战役等,这个也是有着一片读者群的。新化风情,这栏目爱平兄应该多多负责,这方面二毛兄和中林兄说得最好,不要搞那些大家经常去玩的地方,一定要搞些鲜为人知的地方,新化风情以图片取胜,要上那些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有简短的说明就可以了,有的时候有图片没说明也无妨,一张整版的图片,由大家猜,就会激起大家的兴趣:这么漂亮的地方,究竟是哪里呢?栏目方面好好整改,像这天颂茶话,品质生活,印象俱乐部,分类比较模糊,但天颂茶话是商业栏目,这个一定要有。访问节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人来访问谈,书法类的,也不一定要求期期有,偶尔欠缺一期也无大碍的。
曾晨辉:书法方面,那些默默无闻、默默耕耘的人,有功夫的人,《新化印象》有必要,也不是说有义务,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宣传宣传。他们这些没宣传优势的人,做这些人的宣传,有社会效益。你们的杂志,发行量又大,《芙蓉》、《文学界》发行量也不大,而《新化印象》五千至一万册的量,宣传力度是比较大了的。《新化印象》属纯粹的商业杂志,是一本办得非常好的杂志,五千册的影响力大,发行量广。志兰兄、中林兄和我,都衷心希望《新化印象》能搞好,搞到这份上不容易。
刘志兰:中林兄,我老早就认识了,在好多场合经常见面,我以为是搞书画收藏的,没想到其实是个大家,蛮有底子的人,实事求是地讲,中林兄的文笔我是蛮佩服的。第四期新化艺苑一栏介绍的曾宪良,书法不错,文笔也蛮好,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
陈中林:我以前是很不喜欢写东西的,怕懒,不比志兰兄和二毛勤奋,我是很懒惰的。明明他们搞《新化印象》后,感觉自己写一些东西,既是对他们杂志的支持,也对自己是个鞭策,顺便把自己的这些年来收集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 在适当的时候介绍给大家, 让大家知道新化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作为一个新化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
黄定福:文艺方面,新化山歌这一块,我觉得也蛮有新化特色的。新化山歌,不但曲子粗犷,歌词也很不错。二毛在紫鹊界民俗演艺中心罗振舒那抄来的山歌,非常地有韵味,很有乡土特色。新化除了山歌最有特色外,很有特色的还有那些新化小吃、民风习俗。其实民风民俗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些都要有所展示。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而第二个建议:民风民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好的风俗,二是那些陋习,也可以适当的不带批判性质但带有总结性质的披露,比如新化那句“娘卖X”这句口头禅,甚至可以做一篇小小的文章,别小看这一句县骂,其实就是一个新化特色,并且还是最大的特色,这只有新化有的,开口必骂娘。
曾晨辉:罗振舒他家里就住在奉家的双林,志兰兄,他还认识你爸爸。他十几二十年,就在民间整理这个,他采集的一些山歌不但原样采集,他还进行了再创造,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东西。以后在杂志上每期展示一两首,后面加上一些赏析,就可以了。
何爱平:《新化印象》上,每个乡镇可以介绍出来,内容包括每个乡镇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传说故典,历史人文。甚至有时都可以细分到村,这些都是有着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宣传效益的,有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曾颂丰:说到乡镇,我就想起了我的家乡维山,新化老八景“维山叠嶂”,指的就是具有神奇传说的维山峰,还有云雾缭绕的仙女塘以及真武观、贞节牌坊等,足可以让人流连忘返于历史长河之中。我还记得,在维山峰下面,有一块石头,形如清代官员官帽,还有一块小水田,就翘在一块石头上面,从一边看时就好象托在悬崖上面。别的不说,最令人气愤的是:维山水口村发现的一座古墓,年代大约是唐五代至宋年间,墓里面有兽首的十二生肖和武士形象绘画,兽首的十二生肖,比圆明园的还要早几百年。但可气的是,这些东西都被搬到了湖南大学。文化是由人创造,一个企业的文化做得好,会让员工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理念,人民往往会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这在日常生活当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素养,员工良好的素养会获得顾客的尊敬,无形之中会与顾客形成类似朋友甚至超出朋友的友谊。这对商家的长远发展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我们为了打造天颂茶缘良好的文化氛围,把茶道与书道结合,定期邀请新化书画界的一些名家,来天颂茶缘挥毫泼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宣传效果。所以以后也希望曾浩明老师能常来天颂茶缘现场书写,展示您的书法风采。
游泳:天颂茶缘文化做得不错,之所以我们选择在这里进行访谈,看重的就是这里的文化氛围。旅游方面,感觉曾总说的那几个地方很好,我们努力去那些地方整理资料,把新化不为人所知的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这也符合我们做杂志传播梅山文化的初衷。以后希望把新化书家在天颂茶缘挥毫的也做个介绍,这样不但展示天颂茶缘,也展示了新化的书画艺术。
曾晨辉:在书画方面,中国古代名家很多。但中国历史上的书家,如八大山人,徐文长等,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并且绝大多数书家,生前都很清苦,而你浩明,日庆虽然书法功底蛮好,但是你们出道比较为难,要慢慢经过时间证明,让时间来淘洗你的书法,这等到那个时候,人已老,就如辛弃疾所写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曾浩明:在书法方面,我还是以教学为主。现在我教学生,以前都是教毛笔,现在参加过教育局搞的规范字书写大赛,要求每个学生把字写得端正,正确,美观,后来我就改变方法,不十分要求学生写毛笔字,首先教学生写钢笔字,写实用的,先把作业写美观,如果作业都做不好,还讲写什么书法呢?学以致用,首先教他们笔画和结构,到最后花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笔画和结构,来写没学过、没经常练、但做作业时经常用的字,用所学的笔画和结构来写。这样实践,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很好。再在学生里面挑选那些写得相当出色的,并且又比较喜欢书法的,再教他们练习古代的碑帖,这样在实用的基础上,再来学书法艺术,颠覆了以往学书法就直接学毛笔字而与实用脱节的弊端,让学生更容易在学习书法上得到实惠和实用。
曾晨辉:浩明你的方法是正确的,搞艺术,一要喜欢,二要执著,三要有灵性。说到灵性,我非常喜欢郁达夫游桐庐严子陵钓台时写的的诗《钓台题壁》中的两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和李白的气势差不多,他的古典诗只要这两句就能成就他大家风范了,把风流才子和士大夫的味道全写出来了。
陈中林:我记得郁达夫写的几首离诗,写得蛮凄凉,是个才子,因为成仿吾的原故,我对郁达夫也比较关注。当时成仿吾、郁达夫、郭沫若,他们三个在一起搞创造社,成仿吾还是灵魂人物,其实成仿吾是相当不错的,这是新化人民的骄傲。只是后来搞政治去了,在文艺方面没有更大的发展了,这是一种损失。石达开曾写过几首诗给曾国藩, 诗写得很好,感觉是英雄惜英雄,在不同的对立面,英雄还是始终敬佩英雄的,因为有对方才造就自己。
游泳:英雄相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三国里面就有不少,如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小霸王和太史慈、关公长沙战黄忠、张飞义释严颜等,无不透露出对对手相敬相惜之情。今天各位英雄相聚天颂茶缘,高谈阔论,对我们的杂志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的指导作用,对新化的一些历史的、文化的事务及现象也有所涉及,这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但增强了我们办刊物的信心,同时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衷心感谢各位参与《新化印象》的首次文化访谈,谢谢各位。(掌声)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commenttime}
{#commentuser}[{#commentip}]说: